号称“中国养猪第一股”的雏鹰农牧开始向高端猪肉和终端产品发力,希望能够凭借“雏鹰模式”完成对猪肉的产业布局。
早晨7点起床,吃早餐,8点到山地间散步,9点就可以在山地间觅食天然草果补充水分,12点就可以吃午餐了,14点继续觅食天然草果,18点吃晚餐,玩了一天,19点可以集体沐浴,20点便可以进入到梦乡。
这不是故事中闲云野鹤般的田园生活,而是位于河南三门峡市雏鹰农牧的生态养猪基地。在这里,完全改变了肉猪圈养的养殖传统,给予猪足够的生活和娱乐空间。这一点与英国养猪委员会(British Pig Executive)的做法有点异曲同工,该委员会甚至拨款10万英镑,改善猪的外部生活环境,其中部分资金购买了可以让它们更快乐的玩具。
在各行业高举资本利器进入到养猪行业的背景下,进行差异化的竞争成为了必然的选择,而生态养殖无疑是最受欢迎的。其中,“网易”猪肉的表现尤为突出,正邦也打算投资35亿元人民币挺进生态猪的养殖,规模高达600万头;德美化工也计划投入5.76亿元,建设年产36万头生态猪以及中粮、武钢等都相继进入到养猪行业。
但这些项目与雏鹰农牧相比,颇显“有点小气”。在生态养殖方面雏鹰农牧自2011年连续推出了大手笔的投资计划,其中河南三门峡、河南卫辉市项目分别达到40亿、20亿元,襄城和西藏香猪项目规模略小但也分别达到4.5亿元、3亿元。
尽管这份近70亿元的投资遭遇到一些争议,“这是雏鹰对当前养猪业的形势经过详细分析,慎重考虑做出的企业发展战略。”雏鹰农牧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吴易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切都仰仗以‘雏鹰模式’为核心的竞争力。”
雏鹰模式
作为雏鹰多年快速发展的核心,“雏鹰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公司+农户”模式,也有别于“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更区别于工厂化养殖模式,而是借鉴了各种模式的优势加以组合和创新,从而克服了其他模式的缺陷。
具体来说,雏鹰模式的核心包括了生产方面和操作实施方面。
在生产方面,雏鹰采取了“分阶段、流程化养殖”和“分散养殖、统一管理”的操作方法。所谓的“分阶段、流程化养殖”是指雏鹰将种猪的养殖分为“配种——妊娠——分娩——保育——育成”5个阶段并配备不同猪舍。不同阶段猪舍配备相应的专业设施,功能明确;同时,不同阶段猪舍与不同农户进行合作,在每一阶段培养专业合作农户。这很类似于工业流水线作业,每个农户在一个阶段养殖并且成为这个阶段的“专家”,而不是传统的一个农户负责猪的一生。这样做的结果既有利于防疫工作,杜绝不同阶段和批次的生猪产生交叉感染,又将工业生产的思维移植到农业中,便于专业化分工,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达到精细化管理,提高了生猪的质量。
而所谓“分散养殖”则具有两方面含义,即单个养殖场之间保持合理距离,大养殖场内部采取绿化隔离带的方式分割为各个小的养殖场;同时,对各养殖场施行“封闭管理”,技术员和合作农户与生猪“同进同出”,直到生猪转栏移交,才可以离开养殖区。这从根本上解决了规模企业的防疫风险问题,保证了公司规模在持续扩张的同时,疫情风险未同比例累加,仍控制在较低水平。
至于“统一管理”是指雏鹰通过统一管理的方式实现规模经营,实行统一采购、统一供料、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流程、统一销售“六统一”服务措施,保障了公司的产品质量,杜绝抗生素滥用和“瘦肉精”等有害饲料的使用。
在生产操作实施方面,也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与农户在养殖过程中的合作”和“与农户在建设养殖场方面的合作”。
在与农户养殖合作方面,雏鹰农牧在养殖场辐射的范围内,将附近的农户纳入到公司的养殖基地,养殖过程中所用的饲料、疫苗等等所有物料都由公司提供,记账后全部纳入成本核算,农户年底的收益跟成本挂钩,此外要参考猪的存活率等,利润上不封顶。 这种合作方式的本质不仅将农户变成专业养殖技术工人,农户按照养殖的流水线分别负责每阶段的饲养过程,最大程度地保证食品安全质量,又使农户变成了公司的“合伙人”,在把劳动积极性发挥到最大的同时,自觉节约饲料、药品等最大限度的控制成本。
而与农户在养殖场方面的合作,是雏鹰模式的又一个亮点。众所周知,大型养殖场建设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土地的问题,雏鹰模式则很好地解决了此问题。事实上,每个村都有一些被称为“能人”的大户,而这些能人不仅拥有充裕的资本,而且还拥有村里广泛的人脉,雏鹰敏锐地发现到这个现象,将养殖场的建设交给这些“能人”,自然,养殖场的建设是严格按照雏鹰的建设标准,然后雏鹰再将这些养殖场按照合同租过来。这样的做法,好处显而易见,一方面利用了其闲散资金,减轻公司扩张过程中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利用其租地、建设、外部关系协调强等优势,减少公司的管理成本。
可以清晰看到,“雏鹰模式”达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一方面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数据显示,与雏鹰合作的农户年均收入超过5万元,最高收入已超过10万元,远远高于当地农村居民及进城农民工的收入;另外一方面在这种模式下,雏鹰实现了整个产业链的循环经济,猪粪可以快速集中制成有机肥,有机肥可以种植一些绿色农作物,而这些绿色农作物又为雏鹰带来盈利,2012上半年仅种植业收入就近93万元,毛利率高达20.7%;而更重要的是,雏鹰模式解决了生猪养殖业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
“‘雏鹰模式’是经过公司多年的探索总结出来的,这是雏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雏鹰的核心竞争力。”吴易得表示。
发力
在“雏鹰模式”的带领下,雏鹰农牧获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就养猪上市企业而言,通过雏鹰农牧、大康牧业和新五丰三家的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雏鹰农牧毛利率远远超过同类企业,属于行业中的领军企业,也难怪被称为“中国养猪第一股”。
从表中也明显看到,随着雏鹰农牧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其毛利率与净利率之间的差额越来越小,事实也是如此,雏鹰农牧从2007年的13.37万头直到2011年的超过百万头,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而这样的发展与养猪的规模化大趋势也非常吻合。
更重要的是,随着规模的扩张,雏鹰在不断完善其对生猪产业布局。
从横向上来看,雏鹰所饲养的生猪属于大众日常所食用的品种,而对于高端猪肉以及生态猪的养殖并没有相对应的产品。从目前养猪的趋势来看,生态猪和高端猪肉的养殖已经成为了众多资本和产业追逐的对象,这就犹如德清源开创了高端鸡蛋品牌一样,猪肉在此的竞争是不充分甚至是缺失的。而雏鹰的近70亿元投资则弥补了自身的产业空白,数据也显示,中国高端猪肉市场规模超过千亿,雏鹰的雄心可见一斑。“雏鹰向高端市场发展,是发现市场的空白,也是符合产业发展的潮流。”东方艾格分析师王晓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纵向上来看,现在的雏鹰农牧从上游的饲料原料收购加工、生猪养殖、生猪屠宰、再到下游的终端店的建设,特别是随着9月26日郑州地区50家冷鲜肉专卖店的开业,雏鹰农牧完成了垂直产业链的最后一环,使得雏鹰成为真正的生猪垂直一体化的企业。
对于“雏牧香”终端店,可以说是雏鹰在积累了20多年的资源优势基础上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对于专卖店,除了采取传统的“会员制销售”和“专卖店+配送”的方式外,雏鹰最大的创新依然是其核心的商业模式“雏鹰模式”。
此外,雏鹰还重点解决全产业链的追溯体系建设,对终端产品实现了全程的食品安全追溯,消费者只要用手机扫一下产品上的二维码可以看到这块猪肉的来源、物流等所有的信息,这将通过统一配送、统一包装等六统一的服务来完成。通过产业链养殖、统一屠宰销售及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等方式,雏鹰不仅为解决令人头疼的食品安全问题找到了一条可行道路,还为自己在上游的养殖包括生态猪的养殖等找到了产品的出口。
仁略咨询观点: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利润模式之间的竞争。”在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都面临盈利模式转型问题。传统的依靠单一销售产品获得利润的方式,已经不再符合市场的需要,企业必须进行产品盈利模式创新。而雏鹰也逐步探索出了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雏鹰模式“,再辅之精细化管理和体系化建设以实现企业的持续型增长。
源地址:http://www.renlee.cn/news_detail/538360187ec0d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