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忱欢迎您的垂询! 021-51688061 renlee@renlee.cn
绩效资料索取下载

新闻热点

评:外媒关于“中国发改委一项匪夷所思规定令国产车销量下滑”的报道 发布时间:2014-12-15 11:57:34    信息来源:凤凰网·财经频道

凤凰财经讯,12月15日,英国《金融时报》消息,对在华运营的跨国车企来说,从工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汽车繁荣中获得的欣快感最终被一些意料之外的风险冲淡了,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中国国家发改委(NDRC)对奥迪(Audi)、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等汽车品牌所谓的垄断行为展开的富有争议性的调查。
      迄今为止,调查已经导致这些跨国车企受罚——与它们近几年(而且现在仍在继续)获得的巨额利润相比,这些罚款微不足道。今年7月,大众汽车(Volkswagen)旗下品牌奥迪与中国国企一汽(First Auto Works)成立的一家合资企业因涉嫌违反中国2008年出台的《反垄断法》而被勒令支付4100万美元的罚款,而大众在华的合资企业去年实现营业利润122亿美元。大众在中国还和上汽集团(SAIC Motor)成立有合资企业。
      菲亚特(Fiat)旗下的克莱斯勒(Chrysler)今年夏天也被处以金额不大的罚款,同时戴姆勒(Daimler)与北汽(BAIC Motor)成立的一家制造梅赛德斯-奔驰轿车的合资企业仍在等待中国国家发改委的调查结果。今年7月,该合资企业在上海的一家销售公司遭到突击搜查。这些罚款是一场似乎有着更大目标的广泛调查——即迫使跨国车企降低汽车、备件和服务的价格,无论它们是否真的违反了反垄断法的副产品。
      一位业内高管透露,某跨国车企的中国区负责人曾向到访的董事会成员表示,考虑到中国国家发改委的调查,他最大的担忧是政府政策会突然转变。这位高管在谈到此次调查时表示:“它对企业不利,它让投资环境变得非常不确定。”他补充称:“如果人们买得起汽车,他们就能买得起备件和售后服务。它与发改委降低医疗或食品价格不一样。”
      外国车企高管辩称,汽车价格相对较高(尤其是高档车在中国的售价几乎是美国的两倍)反映出中国前所未有的购车需求,即便是对需要缴纳高昂进口关税的海外车型。
      中国汽车热潮的真正兴起,始于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的2008年至2009年,当时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整整好几代人都是首次开车,由此购车需求大幅飙升,同时美国和欧洲的购买力大幅下降,华盛顿在2008年12月纾困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标志着这种下降达到了谷底。在随后的5年里,在中国市场运营的外国汽车制造商(尤其是大众和通用这类老牌车企)赚得盆满钵溢。
      去年,人们预计每年两位数的增长终于将出现放缓,结果外国车企在华的乘用车销量仍增长约15%至1800万辆,是印度市场销量的10倍。
      今年同样如此,尤其是对外国品牌以及它们与中国的合资企业而言。然而,中国本土品牌的销量开始急剧下滑,它们在乘用车市场的份额从27%降至23%。由于中国本土品牌销售大幅下滑和经济增长放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hina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将今年全国汽车销售将增长8.3%的预期下调至4.6%,较去年下降三分之二。
      私营汽车制造商吉利(Geely)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自有品牌销售同比下降40%。该公司最出名的是从福特(Ford)手中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公司(Volvo Cars)。J.D. Power的杰夫•布罗德里克(Geoff Broderick)表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虽然质量逐步改善,但仍然出现了销售下滑的局面。JD Power每年发布消费者调查报告,涵盖62个品牌的212款车型。布罗德里克表示:“国内品牌做的正是它们应该做的事情——致力于质量。但在我们看到质量差距缩小之际,我们并未看到(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上升。”销量下降的一个原因是发改委一项匪夷所思的规定,即外国投资的合资企业必须为中国市场开发本土品牌,比如通用、上汽和五菱制造的宝骏轿车。这些新车型的定价有许多对国内车企构成了竞争,尤其是在汽车拥有率相对较低的中小城市。
      他补充称:“它只会让本土品牌本已低迷的销量进一步下降。我认为此举的本意是让外国公司与中方伙伴分享更多的技术,但没料到结果反而是抢走了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同类产品的销量。”
      另一方面,外国汽车制造商继续在北京和上海等已经饱和的市场高歌猛进——在这些城市,奥迪、宝马(BMW)和奔驰等高端品牌占据了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各地为解决交通拥堵和污染问题而出台的汽车限购措施使得人们花大价钱才能获得新牌照,这也刺激了外国车企的销售,因为现有的牌照持有人会去买高档车。
      罗威表示:“随着各城市实施牌照限制措施,人们越来越青睐外国高档品牌汽车。他们花费不菲代价才获得了牌照,因此希望尽可能地购买配备最先进技术的汽车。”一位驻上海的行业咨询顾问罗威(Bill Russo)表示:“我不理解中国政府鼓励外国公司开发本土品牌是出于什么用意。”

仁略评论:

通过上面关于国产车市场份额下滑的报道,我们可以间接的窥探出跨国车企市场增长背后的主要原因。通览全篇后分析,跨国车企在华市场份额的增长主要源自两个部分,即“增量部分+剥夺部分”。

1、增量部分。我国汽车市场正处于需求容量高增长、需求结构相对单一、消费观念相对青涩的发展阶段,因此,每年国内汽车市场的消费都能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但由于人们对汽车性能和参数识别能力上相对发达国家相对薄弱,因此在汽车的选择上,消费者往往受品牌营销等因素的诱导较多。从而,使得跨国车企在每年市场增量的搏击中占尽优势。

2、剥夺部分。通过“发展合资企业带动本土汽车品牌发展”的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内外汽车技术的交流和融合,但合资品牌由于在价格和质量上相对于本土品牌都具有很大竞争优势,势必造成本土汽车企业市场份额的丢失。因此,在当前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尚不够成熟、理性的条件下,仍应注重自身技术提升和品牌建设,并抢占海外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市场。

更多
隐私保护及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 2017 上海仁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49918号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777号东方希望大厦2楼    电话:021-51688061    邮箱:renlee@renlee.cn
友情链接: 仁略咨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