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报道,资源类产品价格、药品价格改革一直以来都是各个方面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央视财经频道独家专访了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彭森,他表示,药品的价格有望一步放出,而钢铁、有色、石化、炼油等项目审批也将下放给地方和市场。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药品品种数量众多,全国有4000多家生产企业、1万多家流通企业,同一种药品又有多家企业生产,医疗机构销售药品的价格已全部通过集中招标采购形成。招标采购是市场形成价格,政府再干预价格就和市场机制发生矛盾。
彭森表示,“长期以来呢,像一些药品的价格,过去搞这种这个单独定价,包括差别定价,包括最高限价,相对于这些方式来看呢,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整个医改的这种方向的要求,都是有差距。现在完全具备条件,把主要的政府分管的一千多种的医保范围内的、目录内的药品的价格,可以把它完全放给市场。”
彭森还表示,资源性产品价格包括电价、油价、水价的改革也正在积极推进当中,与此同时,一批含金量很高的中央政府审批项目将下放给地方和市场。
“不仅仅是像这个能源方面的一些项目的一些投资核准和审批,热电、蓄能电站、火电,准备一次都把它放开,放到地方或者放给市场,同时呢,在过去大家认为很难想象,国家发改委会把这些项目会放给市场放给地方的钢铁、有色、石化、炼油、以及像PX,这样都是争议比较大的,这次下了决心,把它都放下去。”
彭森表示,今年8月份,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了今年以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汇报,其中就包括了这些审批权的下放,目前已经到了决策的最后关键时期。
仁略点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热议性的话题,国家对市场经济的放活是一种双向行为。一方面,过去在市场经济体制起步阶段,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市场体制的逐渐成熟,但也给政府自身带来了机构冗杂、人员庞大的负荷性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和全球经济的加速融通,简政放权的时机已俨然而至,这也是顺应大势的必然选择。因此,此次资源及药品类项目审批权限的下放,不仅有利于以往政府对口机关的整合和精简,强化职能专精建设;同时,也给民营资本更多的投资选择空间,短期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中长期而言,有利于通过市场手段打破和规范我国资源领域的垄断格局,促进民生改善。但也应加以注意的是,资源类项目投资审批权限的下放并不意味着政府的“从此坐视不管”,应该注重投资企业违规运作行为的监管和查处,维持良好的行业环境。